最近网络上很多人都在讨论一个事儿,就是从东方甄选出来的两位大主播,董宇辉和顿顿,他们俩单飞之后的发展可以说是天差地别。
董宇辉那边是风生水起,直播间“与辉同行”做得有声有色,成了行业的标杆。
而另一位才华横溢的主播顿顿,自己出来单干后,却好像总有点雷声大雨点小,声势和实际效果都跟他自己和外界的预期有不小的差距。
这就让很多人纳闷了,同样都是从一个顶尖平台出来的优秀人才,为什么最后走出了两条完全不同的路呢?
这背后到底是个人的选择问题,还是有什么更深层的原因?
咱们先说说顿顿,他本名叫王若顿。
大家对他最初的印象,都停留在他还在东方甄选“美丽生活”直播间的时候。
那时候的顿顿,可以说是文质彬彬的代名词。
他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,知识储备很足,直播的时候总能信手拈来一些诗词典故。
比如他卖个桃子,能从《诗经》里的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”讲起,把一个简单的农产品讲出了文化韵味和生活的美感。
他卖美妆产品,也能把成分、功效和使用体验结合得特别好,甚至很多品牌方都把他的直播话术拿回去当成内部培训的教材。
可以说,在东方甄选那个强调文化内涵的大环境里,顿顿的个人风格非常突出,也为他积累了大量的粉丝。
他把一个原本是东方甄选矩阵里相对边缘的美妆号,硬是做到了单月销售额超过主号的成绩,能力确实是有目共睹的。
但是,自从他选择离开东方甄选,自己出来单干之后,大家慢慢发现,镜头前的他好像变了一个人。
以前那个温文尔雅、满腹诗书的青年,开始在直播里频繁强调自己的外在条件。
他会对着镜头自信满满地说,自己二十八岁,长得帅,个子一米八多,人气又高,妥妥就是个“高富帅”。
尤其是在一次直播中,他半开玩笑半炫耀地说,出来之后才知道自己原来可以“这么贵”,那个“贵”字还特意拉了长音。
这种姿态,让很多以前喜欢他的老粉丝感到有些陌生和不适应。
大家喜欢他,最初是因为他的才华和内涵,而不是因为他反复强调的“高富帅”人设。
这种转变,就像一个大家公认的实力派演员,突然开始不聊演技,天天在说自己长得有多好看,这自然会让人觉得有点跑偏了。
咱们再看他单飞后的成绩。
他离职后很快就组建了团队,开始了自己的直播。
第一场直播秀的数据,说实话,单看数字并不差,销售额达到了上千万,观看人次也有几百万。
对于任何一个刚起步的个人主播来说,这都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开门红了。
但问题在于,这个成绩是放在什么样的预期之下的。
据说顿顿自己当时的目标是几千万甚至更高。
他的参考对象,很可能就是董宇辉。
董宇辉单飞后的首场直播,销售额破了1.5亿,这是一个行业天花板级别的数字。
顿顿可能觉得,自己卖的美妆产品客单价更高,粉丝基础也不错,就算达不到董宇辉的高度,拿个几千万应该不成问题。
可现实是,一千多万的销售额,虽然不少,但离他心里的那杆秤,差得有点远。
这就暴露出了一个很核心的问题:平台的价值到底有多大?
一个人在一个成功的平台上取得了成绩,这个成绩里,有多少是属于个人能力的,又有多少是平台赋予的光环和资源?
顿顿在东方甄选的成功,离不开他自己的努力和才华,但同样也离不开东方甄选这个大平台已经打下的坚实基础。
他加入的时候,董宇辉等一批元老主播已经通过知识带货的模式,为平台吸引了巨大的流量和良好的口碑。
观众是带着对“东方甄选”这个品牌的信任走进他的直播间的。
这个品牌背后,是新东方的信誉,是俞敏洪的背书,是整个团队在选品、供应链、运营等方方面面的支持。
当顿顿离开这个体系,他带走的只是他个人的名气和一部分忠实粉丝,而那个强大的品牌光环和后台支持系统,是带不走的。
很多观众买东西,认的是“东方甄选”这个牌子,主播只是这个品牌的一个优秀输出窗口。
现在窗口单飞了,观众自然会多一分犹豫和观望。
我们再反过来看董宇辉。
他处理自己和老东家关系的方式,就显得非常成熟和稳重。
即便在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“小作文”风波里,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公开说过一句对老东家不利的话,反而多次表达感恩。
他出来创办“与辉同行”,虽然是独立运营,但依然和东方甄选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。
这种处理方式,既保全了大家的体面,也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双赢。
更重要的是,董宇辉单飞后,他的人设和风格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。
他还是那个在直播间里娓娓道来、分享知识和思考人生的董老师。
他没有因为身份的转变就变得浮躁或张扬,反而更加专注于内容本身。
他成功地把自己个人的IP,转化成了一个团队的IP,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品牌。
现在“与辉同行”的直播间,就算董宇辉本人不在,其他主播也能撑起场面,保持很高的销售额,这就说明他搭建的是一个健康的体系,而不仅仅是依赖他一个人的个人秀。
其实,多年前罗永浩就点出过一个职场的真相,他说员工和公司之间本质上是一种互相成就的商业合作关系。
员工贡献才华,公司提供平台,大家是平等的。
当员工觉得平台限制了自己,或者自己的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时,选择离开是完全正常的。
顿顿觉得公司拒绝了他的综艺邀约,限制了他的发展,所以他选择离开,这本身无可厚非。
但关键在于,离开之后,是否对自己的能力和平台的作用有一个清醒的认知。
从目前的情况看,顿顿显然是高估了个人IP脱离平台后的影响力,而低估了东方甄选这个品牌背书的巨大能量。
他后续的直播人气也证明了这一点,即便是双十一这样的大促,直播间的人气也经常掉到几千人,和他设想中“整个行业都来看他业绩”的盛况相去甚远。
他试图通过强调颜值、身高来塑造一个新的“高富帅”人设,但这恰恰丢掉了他最被粉丝认可的“文化人”标签。
观众觉得,那个能把《诗经》和生活哲理融入带货中的顿顿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急于证明自己“很贵”的帅哥。
这种内核的转变,才是导致他后续发展没能达到预期的根本原因。
说到底,直播带货发展到今天,观众越来越看重的,已经不仅仅是主播的口才和技巧,更是一种长期的信任和情感连接,而这种连接,是建立在主播稳定、真实、有厚度的人格魅力之上的。
天成配资-股票推荐配资-南京股票配资公司-网上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